5SHY5045L0020 ABB
进入90年代后期,由于用户对开放的强烈要求和压力,由于技术的大力推动,PLC如果还停留在原有的专用而又封闭的系统概念上,它将坐以待毙。于是PLC进入了其发展的第四阶段。其特征是:
在保留PLC功能的前提下,采用面向现场总线网络的体系结构,采用开放的通信接口,如以太网、高速串口等。
采用各种相关的工业标准和一系列的事实上的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PLC和DCS这些原来处于不同硬件平台的系统,正随着计算技术、通信技术和编程技术的发展,趋向于建立同一硬件平台,运用同一个操作系统、同一个编程系统,执行不同的DCS和PLC功能。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EIC三电一体化。或者说DCS和PLC的形态将会变化,而它们的功能依然存在。其中的关键技术应该是嵌入式PC系统及支持现场总线的I/O(硬件),以及以IEC 61161-3为基础的编程系统及强实时(hard real-time)操作系统。
PLC在中国的发展
在中国,大约从1974、75年在北京和上海开始开发采用位片式微处理芯片的可编程顺序控制器,并有所应用。但一直未能形成批量生产。在改革开放刚起步的1979年,在当时的机械部仪表局的推动下,开始从美国MODICON引进起584的PLC,并首先在电站的辅机如输煤、除灰除渣、水处理系统以及水泥厂等控制系统中成功应用,从而大大推动了PLC在我国工业的大规模运用。遗憾的是,花了很大一笔外汇的这个项目并不曾形成良的有后续的发展。
自1985年开始,小型PLC首先是三菱电机公司的MELSEC-F,通过非渠道进入中国市场。不到三、四年时间,小型PLC就形成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局面。1990年以后,、Allen Bradley以及其它品牌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占据中、大型的PLC的较大份额
由上简要回顾可知,PLC在中国已经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应用市场,但并未建立批量生产、有持续开发发展能力的PLC制造业。
应指出的是:
KENWOOD PW36-1 REGULATED DC POWER SUPPLY
OECO Electronics 073-20650 VXI Power Supply Assembly A
ADEPT 10332-00505 REV D EJI board
KEPCO ATE36-8M ATE programmable DC power supply
KEPCO ATE36-8M ATE programmable DC power supply
Koll Morgen CE03561 Servo Star CD
HP E1301A Series B VXI Chassis
ADTECH AX/4000 PN 401400 1 GBPS Generator Analyzer
Elan Digital Systems 5000 Series Programmer Zifpac-932
Telesciences 018058 TX Driver Control 1700-1850 Mhz Fr
Telesciences 320-018164-1 RX Coupling Network
Telesciences 320-018163-001 TX Coupling Network
2 Telesciences 310-021444-1 FET Preamp 1.7-2.0 GHZ
2 Telesciences 310-020346-1 DC-DC Converters
2 Telesciences 310-21147-301 Power Amplifiers
HP 437B Power Meter
Telesciences 034195-002 DC/DC Conv Primary-48V
Telesciences 074167001 Adaptive Equalizer
Telesciences 030837-001 Modulator
Telesciences 018093 SVC CH MAX Board Unit
Telesciences 018148001 SVC CH Demux Board Unit
MODICON AS-B872-200 OUTPUT MODULE ANALOG
VULCAN P1640C FLAMELESS GAS INFRARED CATALYTIC HEATER
GAS MASK LOT
4700 PUSH BUTTONS SP ST 185110
MODICON PC0085 PE0001 PLC 4 S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