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840-02 BENTLY
MADE IN CHINA的PLC何去何从
PLC技术真正在中国开始大力发展应是这几年的事情,采用软PLC编译或者解释方式实现的各种PLC厂商以一个月一家的速度在中国的各个地方冒出来。
二、引进
引进是早一批PLC厂商都采取过的方式,通过引进可以很快的了解很多技术的内核,目前比较常用的是硬件自行设计,软件引进,特别是编程软件,目前ISAGRF、KW、INFORTEM、3S等都在国内有常设或代理商,他们大多是欧洲的公司,也是IEC61131现实的支持者和获利者。但IEC61131-3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限制了使用这些软件的厂商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这个问题以后有时间再慢慢解说了。
基本上引进的都没有达到大家当初所预期的效果。
三、自主研发
自主研发分两类,一类是土,按自已的理解根据一个数学模型进行PLC的开发,然后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的完善和修改,这类厂商大多在一到两年后就会碰到是否要推翻现有体系结构重新开发的问题,产品的局限也比较大。
另一类是维新派,主张洋为中用,通过消化和吸收国外的技术再自行开发,这类开发一般成功的机会的比较大,起码能成为产品,但这类厂商都会因为对引进部分的吸收周期而使自已的设计受到限制,需要经过两轮研发后才能真正的理解和破茧而出。基本上我个人属于这一类,因此也比较看好这一类厂家的成长,因为可以看通整个PLC产品发展的历史和规律。
四、变化
近几年PLC技术的大力发展尽管还没有一家厂商可以高调的说自已代表了国内的PLC,但这个全民的开发过程使PLC技术深入到了一大批的研发工程师脑海里,很多工程师开始采用PLC技术去实现未PLC的产品。也就是说很多专用控制器也开始采用PLC技术,将PLC可编程的灵活与专用控制器的结合在一块这在未来几年会派生出相当多的类似产品。
我们也在这一方面开发了一些类似的产品,我个人比较想把仪表做为PLC技术内嵌的一个方向。
上面的四条路分别代表了当今PLC厂家的四个方向,如果说谁一定能成功,谁一定会失败,我不好乱下结论,但我希望是自主研发的厂家多一些,只有这条路艰辛漫长,但也只有这条路是可以选择的方向多,可以坚持的时间长的。
这一阵子和很多做市场的朋友谈话,原来的一个合作伙伴给我讲了讲长尾理论,我觉得深合PLC的发展要求。
ECS CNC BASIC Controller 080H969 Spare part USED
New Alcatel MD128W1 3DB02136AA
Pressure Sensor 3876134-1 for AIRBUS A320 NEW
Shimadzu GC-14A GAS CHROMATOGRAPH USED SPL FID install
New OKUMA Drive Board UCMB2+F A911-2821 E4809-770-144-A
ABB SPAD346C3 SPAD 346 C3 DIFFERENTIAL RELAY PROTECTION
Hypertherm HT2000 041677 129160 Chopper used Spare
Credence LT1101 Voltage Supply Board 671-4014-04 Spare
TE-W Thermal Infrared Camera 160*120 core protype
Lot of 2973pcs NEC UPD78F0102HMC-5A4 F0102H 8-bit $1/pc
MAN B&W PMI SYSTEM Pressure Analyzer for 6S50MC-C
Welch Allyn 88042A Colposcope Factory Refurbished Spare
Refurbished ALSTOM STF-DL ANTENNA Ref: 23509 Rev. E
Putzmeister Concrete Axial Piston Pump 067370003 New
ICHINOSE S-7000 SQC-6 Positioner Control Panel NEW
PELCO SD4CBW-PG-E1-X Spectra IV Camera
Alcatel-Lucent O-24120G-A 3FE51185AB 7342 ISAM FTTU M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