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M230 P0926GU FOXBORO
七十年代开始从传统使用仪表和继电器组对应的两个不同应用领域(过程和顺序控制领域)派生出来DCS和PLC两类产品。这两类产品在初期确有相当多的不同,DCS对于模拟量回路控制这一块为重视,而PLC对于离散的逻辑控制为拿手。当时的DCS使用通用,采用解释方式处理程序,而PLC依靠类拟于AMD2910的位块处理器处理逻辑,相对而言在系统结构上,DCS偏向PC,而PLC像传统的硬件继电器组(位处理器)。
PLC与DCS在经过数十年的并行发展后,突然大家发现DCS和PLC的概念含糊不清了,因为PLC也在体系中加入了通用型的,也大量的使用的DCS或者PC的各种软硬件技术,特别软逻辑PLC在指令处理原理方面与DCS并无二样,只是上位机软件的用户指令不同而已。当然DCS也不是原地不动,DCS在网络通信方面、多DPU协同工作方面、冗余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广泛的采用了基于X86的PC_BASE体系架构,充分利用了PC的技术成果。
现代的DCS与PLC的差别是相当小的,从具体的技术区分而言,DCS有基于令牌网络的分布式实时数据库,可以通过全量通信来每个DPU内的数据映象都是一致的,而PLC多的关注单机工作,就算是联网,也假定两台PLC之间只需要少量的数据交换,所以采用的主从结构的请求应答方式通信。全量和增量通信并不能说明那一种为或者好,只能说应用的领域不同,对于实时要求高的环境增量通信是一种很适合的工作模式,而对于低速的大型控制系统,全量通信却可以很好的可靠和稳定,可以确保每一个DPU使用的数据都是同基于同一时间切片的,这也就是DCS采用定时扫描的原因之一。
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进程中PLC与DCS都受到PC技术发展的深远影响,特别是DCS,目前的DCS大多采用PC_BASE结构,对PC技术的吸收也相当彻底,而PLC也在80年代未至90年代的软PLC开发浪潮中大力吸收了DCS、PC的技术,特别是在IEC61131-3标准制定出来后,产生了一系列的以开发软PLC软件的公司,这些公司以欧洲公司居多,这与欧洲公司的开放软件组织成熟有一定关系。同时IEC61131-3有很强的排它和技术壁垒特,对于日式PLC的编程方式基本是排斥的,所以相当多的欧洲企业有兴趣进军这个,这方面以KW、一方梯队、ISAGRAF、3S等尤为突出,这些公司对于工控软件化和标准化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的各大工控公司在开发新的软件时都会对这几家公司的产品进行深入的研究。
初的软PLC开发大多以PC_BASE为硬件平台,后来一方面PC_BASE限入了低谷,成本和可靠都很难提升,才慢慢的加入ARM、51、AVR等的支持,并一直强调开发的模块化结构,使移植变得为容易。
目前,PLC通常按点数和价格分成了大中小微几种不同的档次,同时按内部实现技术分成了硬PLC、软编译型PLC、软解释型PLC三种,按结构分成了背板式、模块式、分布式几种。其中大中型PLC是在功能上加入了DCS和PC的许多功能,使其可以向上吞并一些DCS的市场,如现在很多自备电厂和都不再使用DCS而改用PLC去完成。另一方面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现在PLC发展出了许多专用的PLC,包括数控专用、车用、设备专用、安全的、楼宇的等。
ProSoft Allen Bradley 3100-MCM 3100MCM Comm Module
Allen Bradley 1394C-SJT05-D C 1394-SJT05-D
NEW Telemecanique Square D ATV66D12N4 10 HP Drive
Allen Bradley Panelview 2711E-K14C6 E 2711EK14C6 Excell
Allen Bradley Panelview 1000 2711-T10G8 /B 2711T10G8
NEW Allen Bradley 22C-D022N103 /A 22CD022N103 Powerflex
FANUC A06B-6089-H201 Servo Amplifier A06B6089H201 L Use
GE Fanuc A06B-6093-H114 A06B6093H114 Servo Amplifier
Allen Bradley 1394C-SJT10-D D 1394-SJT10-D
NEW Allen Bradley 22B-D024N104 /A 22BD024N104 15HP
Modicon Telemecanique BPH1 423N5MA2CA1 BPH1423N5MA2CA1
Bosch Rexroth Indramat HDS03.2-W100N HDS032W100N